青岛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《青岛市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基层医疗卫生体系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》的通知
为单位为本区域村卫生室购买医疗责任险,所需资金由市、区(市)两级财政统筹安排。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一体化村(社区)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协议管理,并开通医保联网结算,开通及运维费用由区(市)财政承担。严格落实乡村医生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、基本药物制度补助、一般诊疗费等政策,根据执业资格、能力水平等,分类确定待遇水平,动态调整补助标准,逐步提高乡村医生收入。自2025年起,乡村医生基本药物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6000元,所需资金由市、区(市)两级财政统筹安排。全面落实在岗乡村医生社会保障和老年乡村医生生活补助政策。(责任单位:市卫生健康委、市财政局、市医保局)(四)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水平。1.推动医保政策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。合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保总额预算指标,年度新增医保基金重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。以“三高一慢”等基层常见慢性病为突破口,试点推进基层日间病房服务模式。(责任单位:市医保局、市卫生健康委)2.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。对达到“六统一”标准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,实施医保基金按人头总额付费。将村级医保服务纳入网格化服务管理,把医保基金监管纳入镇(街道)综合监管体系,医保经办机构自收到费用结算申请30个工作日内完成资金拨付。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现状,逐步将常见病、多发病纳入DRG基层病组(种)范围,2025年年底前,DRG基层病组不少于20个。(责任单位:市医保局、市卫生健康委)六、加强组织保障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坚持把基层医疗卫生体系建设,特别是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作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,积极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,优先统筹部署。结合实际细化、实化工作重点和实施细则,建立卫生健康、机构编制、发展改革、教育、财政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、自然资源和规划、农业农村、医保等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推进机制。建立基层医疗卫生体系高质量发展督导评估机制,明确各项指标并动态调整。建立多方参与的筹资机制,统筹用好财政补助、国债项目、慈善捐助等资金来源。支持群团组织、社会组织等积极参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。